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基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专业和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试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试点”的承担单位,机电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1.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教学副院长和学生工作副院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副院长主抓创新活动工作,全面组织和落实学生创新活动的实施。制定了“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细则”。遴选了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学风正派、治学严谨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鼓励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参与项目指导。目前,学院已有9名教师长期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院建立了科技创新指导奖励机制,对指导科技创新有突出成绩的教师在评优及津贴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
2.学院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场地和设备,建成了总值55万元,场地面积90平方米的“机械创新实验室”。并以创新实验室为基础,以机电工程实验中心为依托,构建了 “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下设“创意坊”、“制作坊”、“网上演示坊”等。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进行毕业设计、科研和创新制作活动。
3.为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学院及老师利用开会、座谈、上课等各种渠道进行引导宣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科技创新逐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项目管理,根据各指导教师的研究专长进行分类指导。目前,已初步形成自主机器人、微型加工设备与工程机械、数控与工控系统、机械结构创意组合、虚拟仪器与仿真、数字化三维设计、力学结构与性能等7个系列。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
4.学院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获得多项优异成绩。学院已成功举办四届“机电杯”专业技能大赛,大赛包括电子工艺焊接竞赛、计算机制图竞赛、机器人组装大赛、数控技术大赛等五项赛事;开展了结构力学大赛、大学生机构创新设计大赛及船动力大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及省的科技竞赛。近两年,获国家级科技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刘财勇和齐建家老师指导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创新项目被新晚报刊登报道,得到很高的评价。
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近两年,获批学校科技创新基金立项5项;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及实验室建设等26项。
在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中,学生报名积极踊跃,寻找创新设计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完成资料查找、方案论证、撰写申请书的全过程。最终创新训练项目申报26项,创业训练项目申报2项,创业实践项目申报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