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新入职教师提升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于2024年4至6月举办“过五关”赋能培训系列活动。此次培训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涵盖师德关、育人关、教学关、科研关和实践关五项赋能,旨在强化新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助力新教师全面发展,为新教师站稳讲台打牢基础。
师德关赋能培训:明道信道立德守德
4月24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省级教学名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杨茹教授作“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最美教师”首场培训。杨茹教授从如何理解教育家精神、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深入解读,内容丰富、立意高远,既是一场深刻的专题辅导,又是一堂生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杨茹教授结合自己从教经历,与新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了解新教师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她建议新教师要将教育家精神挥洒到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运用到教育教学的每一节课堂上,融入学生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争做新时代最美教师。
5月23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省师德先进个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孙远涛教授作“践行师德规范 站稳三尺讲台”专题培训。孙远涛教授分享了“师德之我见、为什么要践行师德规范和如何践行师德规范”的思考和实践经验,通过案例引导新教师“知敬畏、守底线,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满腔热忱、充满爱;要终身学习、业务精湛;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讲座,全体新教师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进一步坚定了教育初心和理想信念。
5月31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赵丽梅副教授作“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和力量”专题培训。赵丽梅副教授通过严谨的理论论述与丰富的案例分享,同新入职教师一起探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政治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坚定理论自信,增强理论自觉”“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使命自觉”,以党史为镜,引导新教师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有力宣传者、忠实践行者,接好时代的“接力棒”。
6月7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学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刘祥梅作“廉政教育”专题培训。刘祥梅老师阐释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重要意义,要求新教师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随后,新教师集中观看了《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一体化推进三不腐》警示教育宣传片。新教师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从反面案例中汲取教训,拧紧思想“总开关”,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始终保持洁身自好、严谨规范的生活工作作风,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育人关赋能培训:以心育心 以德育德
5月9日,学校组织全体新教师参观校史馆和工程文化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新教师们深入了解学校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感悟学校在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累累硕果。新教师们为学校的发展感到自豪,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工程大家庭的新成员,一定不负韶华,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5月23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工作室主持人付翃飞教授作“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履行心理育人职责”专题培训。付翃飞教授围绕师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如何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如何履行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等四个方面展开,就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识别、“五育并举”维护师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干预工作等内容进行了讲解。
5月30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红丽教授作“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专题培训。于红丽教授概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内容,并着重介绍了其中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解读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战略举措;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内容体系中的九个坚持科学论述。通过集中学习,全体新入职教师对新时代教育发展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5月31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负责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郑晓霞教授作专题培训。郑晓霞教授以“以爱相约智慧引领共育未来之道”为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围绕“爱”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阐述。她激励新教师要从站住讲台到站稳讲台、从站稳讲台到站高讲台。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共育未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铺就一条光明之路。
6月7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发展规划处处长李金国作“学校‘十四五’规划、学校章程”专题辅导讲座。李金国老师对学校发展历程、学校概况和学校“十三五”期间发展主要成就做了简要说明,重点从学校2025—2035年“三步走”战略安排、发展策略、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等方面详细解读了“十四五”规划。同时结合学校章程建设工作情况,围绕学校章程制定的过程,制定的基本思路,章程制定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章程的主要框架内容对学校章程做了全面解读。
教学关赋能培训:熟练技能磨炼本领
5月10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教务处副处长王帅作“新入职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专题培训。王帅老师介绍了学校专业、课程发展基本情况及学校两次转型发展历程,从教学工作的三个方面——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研究如何开展做以详细讲解,即新教师教案讲稿撰写、编制试卷规范;校外实习流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大创项目申报;如何申报专业、课程、教材建设项目过程等进行了解读。通过培训,新教师们进一步加深对学校教学工作总体情况的了解,对教学运行相关文件规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5月16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李连志教授作“规范教学环节 雕琢授课艺术”专题培训。李连志教授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分享授课经验,即如何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讲授及考核评价,以及通过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评价方法等持续改进,采用精心设计的PPT课件使课堂“动”起来。通过此次讲座,为新入职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做好相应准备,有效提高了新入职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5月17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负责人、理学院副院长姜伟教授作“提升教学能力 建设一流课程”专题培训。姜伟教授从如何讲好一门课的基本功和教学设计两方面进行讲解,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分享了国家一流在线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教学设计理念、课程建设思路和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培训,使新教师对一流在线课程建设有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提升了新教师对课程建设的认知能力。
6月6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经济管理学院邵明晖副教授作“树立教育教学理念 提升教学能力水平”专题培训。邵明晖教授从如何确立教学理念——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明确高校的任务与教师、教学的关系,到如何确立教学学术理念——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以OBE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导之下开展教学,根据教学评价和反馈持续地改进以达成目标两方面进行讲解,并以创业基础课程思政为例与新教师进行深入交流。
6月6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海成教授作“新质生产力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思考”专题培训。刘海成教授介绍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分析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系,并以电子信息行业战略需求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实践为例,分享了将新质生产力融入课程建设目标下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目标的重塑、课程加AI等课程改革思路。新教师们纷纷表示要追踪科技前沿,通过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科研关赋能培训:紧跟前沿探索方向
5月10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科研处王维铭老师作科研专题培训。王维铭老师向新入职教师介绍了关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成果的基本知识及规范要求,学校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举措和科研项目管理分工,并勉励新入职教师多关注学科领域发展,积极申请各类项目,积累科研成果,力争在相应学科领域有所建树。此次科研专题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新入职教师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切实提升了新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浓郁了学校教育科研氛围。
5月30日,教师发展中心邀请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强教授作“青年教师科研路上的‘成长密码’”专题培训。王强教授针对新入职教师岗位特点,解读了学校对教师系列副教授和辅导员系列副教授评审条件。随后从专利的申请、论文的发表、报奖的流程、项目的申报和青年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五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分享了自己在标志性系列成果的产出、高级别项目和高层次奖项的申报科研道路上的成功经验。
实践关赋能培训:练就本领提升能力
6月28日,学校组织全体新教师观摩了漆画中心实践工作坊。龙江工匠、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肖禹蓁教授向新教师介绍了漆画中心实践工作坊的基本概况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从漆画创作思维基础训练、漆画技法练习、漆艺术多元表现形式、漆艺在实用空间中运用等方面,介绍了漆画创作的经验和技巧。新教师们还观摩了2024届工艺美术专业毕业设计展。
6月28日,全体新教师观摩学校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园负责人王君祥老师向新教师介绍了本科双创项目的指导来源,即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互联网+、学科竞赛和导师科研项目四大项目板块,并对大创项目的指导思想、面向对象及项目管理和申报流程作了详细解释。通过观摩活动,提高了新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指导、学科竞赛管理制度的认识,为新入职教师担任大创项目指导教师打下了良好基础。
学校将持续推进新教师培养工作,聚焦新教师关键能力素养发展,以“过五关”为教师教学育人发展基础,构建完善校院共育教师培养体系,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开展多样化培训研修活动,探索优质强师培育路径,赋能新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形成良好的新教师专业发展生态,为学校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集聚力量。